提醒贴士:此页面是由第三方网站提供,您产品如有使用问题,调试问题,三包问题等可登录产品官网咨询官方客服。
中央空调负荷计算需综合考虑建筑特性、环境参数和使用需求,以下是详细计算步骤及方法:

一、明确负荷类型与影响因素
1. 负荷分类
冷负荷:为维持室温需向房间供应的冷量^^。
热负荷:补偿房间热损失所需的热量^^。
湿负荷:维持室内湿度需增减的湿量^^。
2. 关键影响因素
气候条件、建筑朝向、外墙隔热性能;
窗户面积与数量、层高、人员密度;
设备散热(如电器)、房间功能(餐厅需额外计算食物负荷)^^。
二、收集基础参数
1. 建筑参数
精确测量各房间面积(单位:㎡),如客厅27㎡、餐厅20㎡^^;
记录吊顶后层高(例:2.8m)及外墙朝向(如西晒墙需额外修正)^^。
2. 使用需求
人员数量(餐厅4人按30m³/h/人计算新风量)^^;
设计温湿度(夏季典型值:24℃/55%)^^。
三、选择计算方法
方法1:动态负荷计算法(精确度高)
使用专业软件(如HAP或DesignBuilder),输入逐时气象参数、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,计算综合最大冷负荷^^。
适用场景:大型项目或精确控制需求。
方法2:静态负荷计算法(简化估算)
公式:`冷负荷QL = 房间面积 × 冷指标(W/㎡)`
冷指标参考值(需根据地区调整):
| 建筑类型 | 冷负荷指标(W/㎡) |
|-|-|
| 办公室/客房 | 90~100 |
| 餐厅/酒店 | 160~260 |
| 会议室/影剧院 | 160~200 |^^
示例:20㎡餐厅按上海极限温度取246W/㎡,则 `QL=20×246=4920W`^^。
方法3:经验估算法(快速初选)
根据建筑类型直接选取指标下限或中间值,再乘以修正系数:
层高>2.8m:×1.1~1.2;
西晒或顶层:×1.1;
多面落地窗:×1.2;
内区无外墙:×0.7~0.8^^。
四、关键修正与注意事项
1. 特殊修正
餐厅需增加食物负荷(约9W/人)^^;
新风负荷:按人均30m³/h计算,并与排风量平衡(排风量≈新风量×80%)^^。
2. 同时使用率
建筑总冷负荷 = Σ房间负荷 × 同时使用率(一般取70%~80%)^^。
五、设备选型与验证
1. 主机容量
制冷主机冷负荷 ≥ 建筑总冷负荷 × 同时使用率^^;
配比限制:多联机系统内机总容量 ≤ 外机容量 × 130%^^。
示例:内机总冷量18.8kW,外机选15.5kW时,配比121%合格^^。
2. 末端设备
风机盘管按房间循环风量或冷负荷选择,卧室单台容量宜 ≤5.6kW^^。
六、实操工具与校验
方案阶段可用负荷估算表快速验证^^;
施工图阶段必须采用逐时计算软件复核^^。
> 注意事项:南方地区取指标上限,顶层/西晒房间需预大冷量;选型时优先变频多联机,部分负荷能效更高^^。